requestId:690b3970dc40a6.75201949.
二、2014年重點工作
今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攻堅之年。綜觀國內外經濟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實,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將充分釋放; 我市各項工作部署全面展開,一批重大項目竣工投產,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尤其令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濟寧視察,對我市改革發展提出殷切期望,為我們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確定建設西部經濟隆起帶,省里出臺支持濟寧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意見,曲阜文化經濟特區建設進入省級戰略,惠普項目落戶我市,國務院、省政府批復同意我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這些都為我們加快打造魯西科學發展高地提供了難得機遇。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銳意改革、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夠在更高起點上開創嶄新局面!
今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視察濟寧重要講話為指引,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爭先進位,以打造魯西科學發展高地為統領,以“提升年、顯效年”為總要求,以“五大機遇”為牽動,以工業化、城鎮化“兩化并進”為引擎,實施系列“三年行動計劃”,更大力斯柯達零件度推進工業、城鎮、縣域、文化、生態“五大突破”,加快構建民生保障“十大體系”,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大文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汽車零件貿易商與全省同步提前全面達小康奠定堅實基礎。主要預期目標安排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2%左右;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進出口增長6%,實際利用外資穩步增長;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1%、力爭更高一些;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5%左右; 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1‰;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實現上述任務目標,我們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集中突破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打破體制機制藩籬,最大程度釋放改革紅利;必須堅持轉型升級,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人才引領戰略,持續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盡快實現發展方式根本性轉變;必須堅持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激發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凝聚起850萬濟寧人民的智慧力量;必須堅持民生優先,傾力解決群眾意見訴求,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加快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一是打造工業經濟升級版。把新型工業化作為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主攻方向,以工業升級版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全面落實十大行動任務,大力實施“1351”百千億產業培植工程,推進工業經濟擴規模增實力提質量。以惠普項目為牽動提升產業層次,加快惠普千億級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努力在引進高端企業、高端技術、高端人才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加速形成產業集聚,打造區域信息產業高地。實施信息產業高端提升工程,推進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生產、銷售和保時捷零件管理等環節的應用,加快建設電子商務、工業設計等5大公共服務平臺,培育6個試驗區,重點支持20個兩化融合項目建設。提速推進北斗產業化應用示范基地、浪潮集團云計算中心、山東物聯網技術發展研究院、臺聯電IC設計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工程機械、化工、食品醫藥、紡織服裝、造紙、冶金建材等優勢傳統產業盡快形成千億級集群。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鼓勵支持企業加強產業鏈高端產品研發,力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年內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新興產業產值分別達到1500億元和1000億元,占比分別提高2個和1個百分點。加大骨干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培植。確定100家重點企業納入轉型升級動態管理,實施1000項技術創新項目,完成100個、760億元重點技改項目。完善服務企業“直通車”制度,“一企一策”為企業排憂解困。推動優勢企業強強聯合,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重組并購,擴張百億強企方陣。實施中小企業“百家成長千家培育工程”,在企業孵化、市場準入、金融擔保、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等方面提供特別支持。深化全民創業行動,落實民營經濟“六放三十條”政策規定,辦好“民營經濟大講堂”,鼓勵中小微企業成立產業聯盟實施抱團發展。以經濟園區為核心、骨干企業為依托,培育和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拉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年內新增規模以上企業200油氣分離器改良版家、中小微企業6000戶、各類創業主體3萬個以上。
二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糧食安全汽車材料報價”工程。積極開展糧食高產創建,啟動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計劃,確保糧食總產保持在100億斤以上。調整農業種植養殖品種和品質結構,支持發展都市農業、生態農業,建設現代漁業園區20個,生態漁業養殖面積達到35萬畝,擴大畜牧業健康養殖規模,標準化養殖比重提高到62%。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整建制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建設,建成8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安全Bentley零件隱患。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農業龍頭企業為骨干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推廣大田作物土地托管服務模式,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向物資、技術、加工、銷售等綜合性服務領域擴展。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發展農村合作經濟,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年內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0家。強化農業基礎支撐。加快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完成去冬今春1.5萬項小農水和12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任務。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以規劃建設濟寧國家級農高園為契機,集中開展良種繁育、栽培工藝等農業科技攻關,啟動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工程,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積極推進扶貧開發,完成160個村、18.5萬貧困農民扶貧任務。
三是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把服務業發展放在優先位置,力促服務業發展提速、占比提升、結構優化、貢獻提高。著力突破文化旅游業。深化旅游體制改革,搞好資源整合開發,推進旅游集團實質性運營。加快重大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支持微山湖、水泊梁山等景區爭創5A級景區。強化修學游、生態游、鄉村游等精品線路整合和重點客源市場開發,以京滬高鐵曲阜東站為樞紐,開通至各縣市區旅游汽車機油芯專線。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規劃建設鐵路、航運、空港等物流中心,加快推進濟寧西部商貿物流園區、糧食物流園區建設,培育壯大物流龍頭企業,鼓勵發展第三方物流,努力把濟寧建成區域性物流集散地。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業。加快金融集聚區建設,引進更多的金融機構落戶濟寧,創新發展融資租賃、資產管理等多種形式的金融業態,村鎮銀行實現縣域全覆蓋,增加社區銀行網點,擴大金融業整體規模。培育發展新興服務業。放大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效應,加快智慧濟寧時空云平臺系統建設,實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三網融合等行動計劃,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數字文化、連鎖經營、賓利零件物流配送、服務外包等新興業態;鼓勵發展中醫養生、保健護理、醫療旅游等健康服務業。依據新的行政區劃,優化城鄉商貿網點布局,建成一批購物中心、商業街區和專業市場。強水箱水化服務業發展政策扶持,嚴格執行服務業優惠政策;設立服務業和旅游業發展基汽車空氣芯金,引導社會資本、生產要素投向服務業領域。年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二)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釋放發展生機活力。一是全方位深化改革。認真落實中央各項改革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能由市場機制調節的一律取消審批,能交給縣級審批的一律下放,能備案的一律按備案執行,努力打造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程序最簡、效率最高”的城市品牌,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堅持增量式改革及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實施產權制度改革,推進產權多元化,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臺北汽車材料激發企業內在發展活力。建立以資本管理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增強國有資本運作和保值增值能力。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支持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全口徑政府預算體系,積極推進財政預決算、部臺北汽車零件門預算及“三公經費”公開,大水箱精幅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提升基層政府保障能力。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范圍。加強政府投融資管理,建立規范的債務管理和風險預警機制,嚴格政府舉債程序,有效化解存量債務,嚴控政府性債務風險。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爭取建立山東(濟寧)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實驗區,全面啟動農村信用社銀行化改革,擴大投資基金、私募股權、企業債等直接融資規模,規范發展民間融資,完善多元投融資機制。建立社會信用、中小企業增信、地方金融監管、資本市場對接等服務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爭取80%以上的村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新型經營主體流轉。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為德系車零件企業或社會組織,穩步推進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全面推行公益類事業單位績效考核。
二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拓寬對外開放領域,建立負面清單制度,積極引進外資參與產業轉型升級,進入城市建設、公用事業、商務服務和現代農業領域。主動對接自貿區建設,更多分享國家戰略紅利。加強與珠Porsche零件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重點地區的經濟合作,深化央企對接活動,積極引進高端大項目和資本、科技、人才等資源要素。推進市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鼓勵如意科技、山推股份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企業加強出口基地建設,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支持太陽紙業、華勤集團等有條件的企業實施境外并購、投資合作,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發展壯大,打造源自濟寧的跨國公司。
三是促進縣域發展爭先進位。深入實施“縣域經濟倍增計劃”,所有縣市區完成三年倍增目標,在全省實現爭先進位。持續開展“大項目突破年”活動,年內各縣市區至少新上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0個。強化園區功能和配套服務,提升各類園區的產出比重和項目集聚程度,確保增長性指標高于全市平均水Audi零件平30%、約束性指標低于10%。支持兗州工業園區創建國家級開汽車零件發區,其他省級園區實現晉檔升級,集中培育30個特色產業園區,依靠大項目和園區經濟支撐縣域提速發展、跨越趕超。(三)著力拓空間提內涵,加快建設大濟寧新濟寧。一是加速都市區融合發展。進一步完善城市發展規劃。以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為契機,加快修編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完成都市區空間戰Skoda零件略與行動計劃,完善中心城區控制性詳規和各專項規劃,啟動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規劃,優化組群城市空間布局,明確各板塊發展定位,推動都市區組織管理、產業布局、基礎設施、生態建設一體發展。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實施老城Benz零件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改造棚戶區10830戶,新增供水2萬戶、天然氣1萬戶。加快完善雨污分流管網、河道奧迪零件清淤截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區河湖水系環境。合理布局學校、醫院、場館等公用服務設施,疏解老城區過密人口,增強新區發展活力。密切產城融合,放大濟寧高新區輻射帶動功能,建設東部大型工業集聚區,推進曲阜高鐵新城建設;大力發展集航運樞紐、商貿流通、鐵水聯運等功能于一體的規模化臨港產業,開工建設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方便居民生活的城市綜合體、商業中心項目,大幅提高都市區產業集聚度,增強內生動力和支撐能力,打造板塊特色突出、產業錯位發展、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進一步加快城建重點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都市區道路升級改造、重點片區開發,實現路網互通互聯、公共交通一體布局,年內完成濱河大道濟寧至梁山段路基工程,加快濟徐高速濟寧至魚臺段、京杭運河北延工程建設,做好跨湖高速前期工作,開工建設西二環、北二環東延,完善都市區公交和BRT快速公交系統,構筑都市區綜合交通體系。高水平推進“三河六岸”重點片區開發,加快大運河文化產業帶核心區項目建設。啟動泗河全流域綜合開發,統一規劃、分段實施,盡快把泗河建設成為連接各板塊的景觀帶、文化帶、旅游帶。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建立政府監督、社區管理、社會協作、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管理體制,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實現管理全覆蓋、無疏漏、無死角。推行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建設運營,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委托授權、藍寶堅尼零件特許經營參與城市管理。
二是扎實推進“五城同創”。鞏固提升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大治違、治臟、治亂力度,抓好環境衛生、市容市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新建農貿市場15處、公廁35所、公共自行車服務站10處,確保汽車零件報價通過省級“除四害”達標驗收。加快城市綠道、城區裸露地、生態廊道和環城森林建設,完成17條主干道綠化任務,高標準建設濟寧園博園,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5%以上。全面實施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規劃,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BMW零件考核進入全省前5名。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確保通過省第二輪年度檢查驗收。實施市民素質培育提升工程,規范窗口行業文明行為,倡樹“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社會風尚,讓文明新風吹遍孔孟大地。
三是推動縣城和小城鎮建設。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有序推進縣城老城改造與新城拓展,大力發展產業聚集、特色鮮明的小城鎮,加快設施配套,優化服務功能,加快18個省級示范鎮以及市中心鎮建設,培育一批有歷史記憶、有地域特色、有產業支撐的重點小城鎮。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尊重農民意愿,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啟動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五大工程”,實現農村經濟發展、鄉村環境改善、農民素質提升。
各位代表,今年我市將承辦第23屆省運會和第9屆省殘運會,按照隆重、熱烈、節儉的要求,突出“人文濟寧,精彩省運”的主題,精心做好市場開發、賽會運行、環境整汽車材料治、安全保障、輿論宣傳等工作,以一流的場館設施、一流的組織服務、一流的城市形象,充分展示濟寧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和全市人民的良好精神風貌,努力把省運會辦成一屆高水平、有特色、精彩圓滿的體育盛會!(四)著力推進創新驅動,加快構建區域特色創新體系。把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城市轉型的根本動力,加快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一是實施企業主體創新工程。集中扶持一批科技型企業,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設研發機構,重點企業研發中心覆蓋面達到80%以上。支持有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承擔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加大先進技術收購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高企業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汽車零件進口商能力。深化企業與大院大所戰略合作福斯零件,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年內新建校企聯盟2家,新增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家,轉化重大科研成果170項,實現更多企業向“創新驅動”轉變。德系車材料二是強化創新載體建設。深化濟寧高新區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合作,推進華大基因濟寧分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濟寧分院、市科技與人才創業創新孵化園建設,全年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孵化器面積40萬平方米。三是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深入落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引導創新創業基金、社會資本投向科技企業和重大項目,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建立天使基金聯盟,成立濟寧創投基金,搭建科技擔保平臺,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技術成果資本化、產業化。四是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以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繼續實施海外人才引進“511”計劃和國內人才集聚“百千萬”工程,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和實用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加快構筑人才高地。抓好濟寧高新區人才特區建設,搭建人才聯盟平臺,建立高端科技人才庫。創新完善引才、用VW零件才、留才工作機制,培養一批富有優秀潛質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為打造魯西科學發展高地提供人才支撐。(五)著力實施生態突破戰略,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狠抓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堅持“綠化當模范、治水當示范賓士零件、治氣當先行”,落實好生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實施“藍天”工程。嚴格落實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濟寧標準,建立起應對霧霾長效機制。加強火電廠、水泥廠等高污染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同時,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建立重點區域聯防聯控機制,持續開展大氣環境汽車冷氣芯綜合整治行動,加強工業廢氣、城市揚塵、機動車尾氣、秸稈焚燒等專項治理。限行并加快淘汰黃標車。實行城區在建工程封閉式施工,嚴查渣土運輸車輛道路拋灑行為。全面推行機械化環衛保潔,取締違法粉煤灰廠和城區燃煤小鍋爐,嚴格落實煙花爆竹限放措施,增加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天數,讓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氣、享受更加舒適的環境。實施“碧水”行動。完善“治用保”防控體系,鞏固擴大南水北調治污成果,分步實施“引汶補源入濟”工程,積極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嚴格保護微山湖、梁濟運河等重要區域生態功能,消除水質安全隱患,保證一泓清水永續北送。實施“綠地”計劃。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和礦區生態修復,抓好水土流失、荒山荒灘、破損山體和采煤塌陷地等生態脆弱區的恢復治理,新增造林20萬畝,新建綠道300公里,完成濕地保護修復20萬畝,治理采煤塌陷地2萬畝,創建森林公園、濕地公園4個,建成一批省級綠化模范縣、生態示范縣和生態鄉村。
TC:osder9follow7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