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包養網站【寧志奇】綿竹南軒故鄉史跡新考

綿竹南軒故鄉史跡新考

作者:寧志奇

來源:《文雅:張栻、儒學與家國建構》,周景耀主編,光亮日報出書社2016年5月版

時間:孔子二五六八年歲次丁酉六月十八日己亥

           耶穌2017年7月11日

 

綿竹山川秀美、歷史長久、名人輩出,特別是宋代”張浚、張栻的業績特出于世,為綿竹增加了光榮。綿竹也以南軒故鄉為榮。早在明末清初,綿竹就在縣衙掛出了奸臣逆子綱常地,年夜將真儒怙恃邦的楹聯.此中真儒即南軒張栻.張栻號南軒,謚號宣,又稱張宣公。他是南宋抗金名將張浚長子,曾創建湖南長沙城南書院,掌管岳麓書院,岳麓書院在其苦心經營下聞名遐邇,人才輩出。確立了宋代表學中的湖湘學派的主要位置,堪稱南宋理學宗師。早在南宋景定二年(1261),宋理宗詔封張栻為華陽伯,從祀孔子廟庭。學者余秋雨稱張栻台灣包養網為世界級的文明名人。九個世紀以來,”南軒故鄉”四個字為文明名城綿竹增加了無比的光榮和榮耀,這不僅是綿竹的優秀傳統文明遺產,也是德陽市包養價格ptt的文明的瑰寶,在南宋重臣張浚、包養管道理學宗師張栻的故鄉綿竹,原有張栻父子及其家族的遺跡多處,因歷代戰亂和人世滄桑,有些今已渙然一新,有些至今尚存。

 

筆者曾應用全縣文物普查機會,到有關鄉村訪遺蹤,搜殘碣,征信師友,往復辯難。二十年來略有所獲。介紹如次:

 

(一)遺址及紀念建筑物(共十處)

 

1.張栻舊居地點地

 

據元代張養浩《紫巖書院記》載;南軒師長教師舊居在紫云巖。這座略成“曠形的山脈又稱紫巖山,張栻之父張浚是以以紫巖為號,本有懷念故鄉山川之情。在九龍鄉無為山上原有讀書臺遺址包養站長,據縣志載為張栻年少讀書處。1986年該村社員來縣報告在該處發現石俑一個,石馬一個,石牛一個。

 

2.園通堂

 

為張栻祖母秦國夫人計氏養靜之所,其地也在九龍無為山走馬坪處,遺址今已不存。

 

3.進德堂

 

位于城南郊(今南軒中學校處),于宋孝宗隆興元年(包養甜心網1163)為紀念張浚而建,在建進德堂之后不久,又在其側近建造敬天室一所以奉張栻。到清代改建為南軒祠。末時邑教諭楊師魯有記載于縣志,現進德堂已不存。

 

4.三賢堂

 

地址在今小西街公安局,于宋淳祐時建。祀楊元素、宇文中允、張浚。為邑令鮮于年夜年所建。今已不存。

 

5.紫巖書院

 

原在縣北二十里紫云巖(九龍無為山),因山上原有讀書臺包養價格遺址,因此建造書院,始建于元延佑(1314-1320),占空中積二十畝,衡宇200多間,軌制精祥,規模宏敞,皆蜀所未有,臺臣圖之以聞,詔賜額曰:“紫巖書院”。明永樂年間遷至城東月波井四周,明末毀于兵燹。清康熙復建于縣署側,乾隆二年更名景宣書院,乾隆十年改建于西街靈寶觀,改名晉熙書院。清嘉慶十年仍在月波井增修,復稱紫巖書院。建國后,改為綿竹中學。現校內尚存古跡:月波井、止止亭、回瀾塔、湖橋。

 

6.南軒祠

 

據考全國共有五處南軒祠,即綿竹南軒祠、長沙南軒祠、寧鄉南軒祠、建康南軒祠、連州南軒祠。而以綿竹南軒祠因為南軒故鄉,顯得特別主要。綿竹原有三處南軒祠,分別介紹:

 

①城南南軒祠,又稱張宣公祠。清咸豐三年知縣呂華賓捐資,在進德堂和敬年夜室遺址處新建,占空中積14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假山曲池,包養網dcard環境優美,即今南軒中學校址。原在往清道、什邡的路上各有一道紅石牌樓,上書“宣公故鄉”,牌樓孔道柱石上書“青松西蜀前朝祠;丹桂南軒故包養感情鄉坊”,清邑令陳鐘祥撰。路旁有乾隆二年,知縣洪德書撰“宋年夜儒張宣公南軒夫子故鄉碑”,意使行者斂容,游者起敬。進祠門,中心高屏豎立,擺佈兩翼,拱門對峙,有佚名楹聯:“縣官是荊廾敝守;闡道為廣漢儒宗。”屏后兩行杉松,籠蓋通徑,猶如衛士,侍立迎賓。一列廂房門上,清代知縣伍生輝題匾曰“講書堂”,堂內還有戊戌變法六正人鄉賢楊銳寫的“年夜本卓然”一匾,南軒裔孫猶龍張駿撫殿本碑刻“宋右文殿修撰張宣公之像“,邑名流肖子紳撰木刻對聯:“繼往開來,不愧考亭稱畏友;窮經致用,深慚司鐸到名邦。”“講書堂”別名敬夫堂“,敬夫,乃張栻之別號,因他在此棲身過。邑人曾榕詩云:“宋代年夜儒,家我綿竹,有宅一區……”即此地也。現宣公樓主體建筑尚存。

 

②土門鄉(黃泥壩謝家庵)南軒祠。在三箭水以南臥云庵以北,清乾隆邑令安洪德建南軒書院附南軒祠,有祀田28畝。今已不存。

 

③漢旺柏林壩南軒祠。清光緒十九年(1893)知縣李蓮生在柏林右側建宣公祠,并有祀田64畝。今已不存。

 

7.南軒洗墨池

 

在城南郊。清道光24年(1844)建祀公樓,歇山式重檐三開間,殿內塑南軒師長教師像,并在樓土寄存《南軒文集》即洗墨池本。今遺址尚存。

 

8.懷古樓(在今城南慶云中街)

 

明隆慶初建,祀諸葛瞻父子、紫巖、南軒師長教師。今已不存。

 

9.桂噴鼻亭(在古人平易近公園)

 

據《綿竹縣志》載為張栻所建,亭側有張栻手植桂樹六株,俱高數丈。在《南軒文集》中另有南軒桂花詩一首。據學者考證,為南軒隨父奔祖母計氏喪回綿竹時,在祥符寺側建亭植桂樹以作紀念。原亭久圯,1991年5月城建部門在公園內原亭址四周重建桂噴鼻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李半黎包養站長題寫匾名:桂噴鼻亭。

 

10.讀書臺

 

在九龍無為寺。宋張敬夫讀書處。

 

(二)墓葬

 

張栻和其父張浚故后均葬湖南寧鄉,但其家族先世及后代均有墓葬留綿竹故鄉年夜柏林。明嘉靖三年(1524),湖南衡陽人的劉黻(音服)赴四川任四川巡按,就任后即上《訪求賢后裔住守祠墓疏》并在嘉靖四年(1525)前后,掌管修復綿竹張氏陵園(張咸及趙氏、計氏墓),并請已辭官在家的前內閣首輔楊廷和撰《宋丞相魏國張公父子祠堂碑記》。使四十畝年夜柏林的南軒祖塋獲得“全國祠堂數柏林”的盛譽。經初步統計,綿竹有宋代張氏墓葬共六處,即:

 

宋武都居士張纮墓

 

在綿竹東北鄉瓦廟子側,與妻趙氏合葬。據肖山師長教師回憶,平易近國二十五午時,黃尚毅曾為此墓立碑,上書:“翼國公張纮之墓”。平易近國二十六年,當地農平易近發現泉臺崩塌,墓內建筑宏麗。墓被發現后,縣人即加封閉,僅將墓中一方墓志碑掏出交平易近教館保留(1951年11月,綿竹縣男子初級中學校長傅平驤師長教師填寫的名勝古跡調查表記載),現已不存。

 

2.宋雍國公張咸及秦國夫人計氏墓

 

在漢旺鎮柏林村。其墳場古柏參天,面積約三十畝,張咸及計氏墓均存。林中另有清光緒年重立之宋年夜觀年所刻宋賢良張公碑一幢,及石馬、石羊各2個。1962年公布為包養網ppt綿竹縣文物保護單位。

 

張棁墓

 

據縣志載在縣北十五里武都鄉,張栻為其作有墓志,稱張棁為從兄。張栻父張浚,祖父張鈞,曾祖父張纮,但四代墓今已不存。

 

張椿墓

 

在縣北二十里永祚鄉,張栻為其作墓表。張椿為張之子,即張栻堂兄,張椿幼孤,為秦國夫人計氏收養,乾道年卒,葬于綿竹永祚鄉。

 

5.張包養違法然墓

 

張然,張浚之后裔。墓在漢旺柏林村。早于清代末年被當地人所掘,得墓志,清《縣志》掉載。

 

除宋代遺墓外,還有清初從湖南寶慶府武崗州,永州府陵零縣遷進四川的張栻苗裔,子孫綿綿至清光緒五年時己傳九世,其墳場亦在興隆鄉天主宮和仁圣宮地點地區。至今所存遺墓已未幾了。上述情況表白,綿竹自清初以來亦有張栻后裔一系。

 

(三)碑碣,墓志,手跡

 

1.北宋武都居士墓志碑

 

此碑高98厘米,寬65厘米,豎28行,正楷約1500字。釋文:

 

武都居士墓銘宋故朝請郎守殿中丞騎都賜緋魚袋張公墓志銘國子監生楊絳書,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前守遂州小溪縣主簿宇文之邵撰。嘉祐五年,張公以太子中舍監在京都進奏院,居無何,得風痹之疾。致仕詔加殿省丞,以寵其退,公既得謝,即歸漢州綿竹縣之故鄉,闔門自養八年,嗣皇登天位,用恩例授銀章朱紱,又當敘升一等。遷命未至,以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家。來歲改元治平十一月二十一日,葬于:仁賢鄉武都里先塋之北。公諱纮,字元之,其先原籍長安,有為唐勛臣者,從僖宗進蜀,因家焉。太王父璘,王父廷堅,恥偽孟不仕。父文矩,咸平中遇川寇之亂,徙居綿竹,用公登朝,贈年夜理評事。母楊氏,贈略縣太君。公幼而敏悟,年十四評事君卒喪之合體。事母太君,待後輩孝而友順,從師為學,刻志自奮,兩試春闈,一應制舉,卒不口志。慶歷中,元昊寇西鄙,公諸《御戎策》三十篇,故御史丞魚公,一覽而嗟賞之,與今宣徽南院使程公表薦以聞,召試方略,授將作匠簿,調涇州良原縣主簿,未就任,程公適帥渭,召置幕下,督勾部(總)管司禁勘公務,時甲馬初定,五將屯戍凡二十萬。公蒞事三年,按鞫四百余人,持平驗治,無不愜當。任滿擬知白州博白縣事,未行,程公經略高陽關路奏辟管勾本路機宜文字,逾年改授賀州臨賀包養違法縣令,依舊在職。朝庭遣二司副使仲公,循沿邊,糧草既至,召主者問其數,淡然不知,公審應答,或指公為妄者,仲公索簿校之,悉如其對,其精干于率多此類。秩滿改衛尉寺丞。皇祐中儂賊既平,嶺南十有二郡闕守,囏于除授,中書方降旨詰,公博白臨賀不往之由,公乃自謂曰:“予再蒙恩是邑而未嘗之任,誠若規避,不若丐一荒郡以塞責。”于是出刾擎雷,雷陽之俗,常以長子之子為兄,長子之子雖幼,而次子之子,有白首者,顧自稱為弟。公才下車,即嚴設條教,不得瀆亂長幼之節,平易近翕然從之,州因舊有湖塘,每歲仲夏決其水南放諸海台灣包養網,取魚貨之,以沒包養甜心收帑之費。公一日召湖東之平易近七十余家,諭以水利,逾月而塘堤成。水東下溉四千余頃,歲獲豐足,雷瀕巨海,控帶交廣,城堞隘庳。公視之惕然曰:“斯豈捍防之謂哉,遽籍平易近五千為百甲,甲各立長,以董其役,具版干設度程即其舊基,年夜為規摹,一時訖工,聳然山立,雄視它郡,有司上其課,遂用勞賞得都進奏院,院雜事白,當用某月較試副知以充闕員。俄而,有挾要權者,擅自所謁,從之則害公,不從則構怨,丞以狀中樞密院,乞依百司人例,就御史臺比較,朝廷便之。公地點,興除短長,咸有可紀,素輕財不務蘊嗇,通儒書外,又精七曜,考步逆知人逝世生禍福,然未嘗少出于言,以自矜耀,年四十有六,始隸仕版。凡履歷十有八年,至外閩籍又能以恩命追及其親,始末皆程公之力也。噫!士固有知已,若此之厚者乎!然程之所治,政效赫弈,為時名臣,亦賴公擺佈贊相以成其懿,此其然韓退之所謂“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后,雖盛而不傳者乎?”公享年六十有七,娶趙氏,封天水縣君先十年卒于雷陽之官舍,至是而合葬焉。子男四人,長曰矩,次曰鎰,克家以謹;次曰鉞、曰锜,皆應進士舉。男孫五人灌、演、泳、溉、泌,女孫三人,曾男孫一人,曾女孫二人。葬有期,鉞持其行狀一通,踵門來請,愿得片文以揚先實。之邵讓不獲已,則摭其可道者志之。又為之銘曰:恂恂張公,道侈于躬。艾而從政,位祿弗充。在渭及瀛,謨謀有融。出守雷陽,不陋其俗。正名長稚,教風淳睦。繕城決塘,完固衍足。奏復紛紜,列郡之邸。公蒞其職,倖門弗啟。以疚乞骸,亦克知止。私有懿德,騫飛不遐,子令良孫,必昌而家。刻文躲之,不誣不華。

 

據《綿竹縣志》載,張弦(應為纮)墓在縣北25里普潤鄉柔遠里,即今漢旺之柏林壩,張咸墳場。而“武都居士墓志”卻山出于綿竹城西包養網VIP外區廟子側,出土時間是1938年5月。出土后即交綿竹縣平易近眾教導館,“文明年夜反動”中此碑不知著落。邑人寧志奇師長教師廣泛查詢,幸得一拓片。據出土碑記,張纮字元之,自號武都居士,其先原籍長安,為唐勛臣,從僖宗進蜀因家焉,父文矩,咸平中遇川寇之亂,徙居綿竹。曾歷任臨賀令,雷陽令,有政績。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十一月廿五日卒于家,享年67歲,與其妻趙氏合葬于仁賢鄉武包養dcard都里先塋之北”。碑于1938午5月出土后,即由縣平易近教館加入我的最愛,束縛后移交縣文明館保留。原碑于文革動亂中流失,今僅存碑文拓本,是研討張栻祖宗世系方面和處所史實方面非常主要的文物資料。

 

2.宋賢良張公碑

 

在綿竹漢旺柏林壩張咸墳場。碑高2.42米,寬1.05米,赑屃砷座,高0.3米,碑碣高0.92米,上刻隸書:“宋賢良張公碑”。全包養網比較碑九百多字,記敘張氏自晚唐遷綿經歷碑文如下:

 

奉議郎張君說墓志銘于年夜觀元年以維揚賦事被黜,廢處于家。越來歲正月,故人君說之子獬狀君說之行來求予銘。惟嚴君說之才學,與士年夜夫談之,無不敬愛。考其生平,固有可銘者夫!何辭。君說,張氏姓,名咸字君說,本長安人,七世祖遭晚唐衰亂,辟地于蜀,居住成都。淳化中,曾祖徙于廣漢之綿竹,故君說為綿竹人。曾祖諱廷堅,祖諱文矩,贈年夜理評事。父諱纮,以殿中丞致仕,君說升朝,贈朝奉郎。母趙氏贈靈壽縣太君,王氏封華陽縣太君,未及拜命,先君三年卒。朝奉君捐館,諸兄相繼以亡,君說年未冠,貧無立錐,伯兄之子漢、淮與其女弟煢煢無依。君說力學,一舉登元豐二年進士第,遂攜諸孤之官,撫養教導,訖于婚嫁,視之猶君說子也。初釋褐,除蜀州新津簿,繼遷仁壽縣令,再遷雅州百丈令,改華州州學傳授。元祐初,詔復六科,包養app君說慨然日:“吾先君嘗應是科,可不終成其包養條件志耶?”于是,晨夕探討披閱,冷暑饑渴,未包養價格嘗釋卷,故能六藝百家、歷代文史,無不該貫一。旦再預閣試,遂對宸廷。哲宗天子拔居第一。改宣德郎、簽署成都節度判官廳公務,轉奉議郎。昔我祖宗分設六科,以籠絡全國雄俊,故士有策名于此,不淹歲月,遂躋華顯,名卿巨相由此途出者,十常三四,得人之盛,度越宿世。逮神宗有為,超然遠覽,既患品德之紛歧,又憫士夫弊于雕蟲之習也。故一以經書造之,而辭賦與六科俱罷。及此中復,吾蜀與選者中三人,而君說與什邡王君普繼取魁選。紹圣改元,哲宗天子始躬攬萬幾。時以繼志述事為重。故六科又廢而王與君說亦相隨淪沒。嗚呼,科舉廢興與夫人物勝衰偶相值耶?抑人事天理固有道也?嗟乎!以君說疏敏之才,宏贍之學,與其經世之志,假之以年,則功名富貴視後人何歉!君說長于序事,稽參古今,披文相質,歷歷可取。年方齠齡,一睹對奕,妙盡其艱,士年夜年夜罕能及之。其天資穎晤若此。凡三娶,任氏贈仙原,趙氏贈仙居,計氏封仁壽并縣君。生五子,包養妹曰澥、曰漢、曰潞、曰滉、曰浚。女二,長適進士陳佾,次適進士王恂。孫男三人:枸、栻、桿。元符二年夏蒲月初四日,以疾終于成都普福僧舍,享年五十二。年夜觀二年三月初旬日,葬于普潤鄉柔遠里之新兆。澥編類所為雜文二十卷,躲之于家。銘日:挺妙質,弛駿聲,年夜廷發策超群英。胸中素蘊蟠滄溟,文彩燁燁垂天星。哀哉造物不我營,胡不假以天之齡。奄忽順化人所驚。幸聽雛鳳高崗嗚,慰我感歎遺芳馨。碑文漫滅。淳熙十三年,孫朝散郎、權尚書兵部侍郎、兼知臨安軍府事、兩浙西路安撫使枸得遺本于故庋中,從頭滕寫。曾孫通直郎、新差知潼川府犍為縣。兼來調官,俾立石于墓下。

包養犯法嗎

 

3.岳飛送紫巖北伐詩碑包養ptt朱拓

 

拓片高220厘米,寬110厘米。明隆慶五年(1570年)所刻。原碑在包養網車馬費綿竹南郊精忠觀內,現已不存。紹興五年,張浚知樞密院事。當時汴京淪陷,二帝被虜,華夏陸沉,生靈涂包養心得炭。張浚切齒痛恨,決意抗金,慨然以恢復自任,極力建議經營川陜。任川陜西路宣撫處置使,率兵北伐,岳飛以詩祝之:“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紹興五年秋天岳飛拜。”

 

4.張栻水月洞題記手跡刻板

 

張栻手跡刻板于1985年末在綿竹城關小西門外迎春飯店偶爾發現的,經筆者仔細辨認,原來是南宋鄉賢張南軒師長教師手跡刻板。其雕版內容為張栻于淳熙年間知桂林府時手書的水月洞題記。雕版長1.8米,寬0.75米,雜木板包養網單次,刻行書五行,共五十六字。其后有小楷後記數行,為清末綿竹舉人黃尚毅手筆。內容如下:“淳熙乙未歲中秋天,廣漢張敬年夜約長樂鄭少融,台灣包養玉山趙養平易近同游水包養合約東諸巖。傍晚,自松關放船,泊水月洞。天宇清曠,月色佳甚,因書崖壁以紀勝概。包養軟體”後記為山谷體行書四行:“此張宣公知桂林府時書,迄今六百五十九中秋矣,是日,借觀于南軒祠,丹桂盛開,妙噴鼻滿室,予得句云:‘桂馥手栽存正氣,筆酣心畫見眉目。’誠盛概也!公自謂有書癖,筆意雅近米南宮。此貼為綿竹秦氏家躲,鉤刻祠壁以志欽慕,綿竹黃尚毅跋。”經考證,張栻不僅包養情婦是南宋有名理學家,還精于書法,據文獻記載,張栻有書貼四卷傳世,但均早佚。因此后世很難見到南軒手跡。唯獨廣西桂林風景區留有張栻知桂林府時留下的摩崖石刻幾處。但年湮代遠,風雨剝蝕,人為損毀,年夜多依稀難辨。而綿竹縣近所征集的張栻水月洞題記手跡刻板,字跡清楚,纖毫無損,當為張栻桂林水月洞題記手跡的晚期拓本雕鏤。關于張栻的書法,見于南宋魏了翁《鶴山年夜選集》所記,其卷六十一有《跋南軒貼》,卷六十四有《跋張宣公貼》,另見《真文忠公函集》卷二十五有《南軒東萊帖跋》,卷三有《跋張敬夫與馮公帖》。可是今朝全國各地圖書館均未保留有張宣公帖,在近人許肇鼎師長教師的《宋代蜀人著作存佚錄》中記有張宣公帖四卷,己佚,是以,綿竹發現的張南軒手跡刻板顯得非常主要。

 

張栻在這件手書中所提到的趙養平易近(玉隱士),鄭少融長樂人皆為張栻酷愛詩書的老友,在《南軒文集》中可以看到的張栻與鄭、趙二人唱和題詠的許多詩作。如《八月既看要詳刑護漕游水東夜分乃歸賦此以紀》《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躲書帖之富既歸喜成三絕簡之》,可見趙養平易近(官史漕使者)也是書法愛好者,家有豐富的躲帖而使張栻艷羨不已。此外張栻還作有《和答鄭憲分贈米帖偶成》《送鄭憲酒》等詩文。是以,在張栻手跡刻板上,綿竹清代書法家黃尚毅稱張栻之書法雅近米南宮,并謂張栻自稱有書癖,此說是相當中肯的。

 

黃尚毅,綿竹縣清末舉人,四川有名書法家,《益州書畫名人錄》有載。恰是他獨具慧眼,發現了縣內秦君宜家所躲的張栻“水月洞帖”。為了永遠保留鄉賢手跡,故將此帖雙鉤刻版,并安裝在綿竹城南的南軒祠壁上,給古祠新添了一件南軒手跡,真是恰到好處。隨著歲月流逝,人世滄桑,秦氏所躲原帖早已不存。其至連祠壁的這塊刻板也也建國初期掉往蹤影,我縣文史任務多年尋訪而不成得,現在筆者卻在飯館找到了它。并分別贈予岳麓書院、桂林博物館各一件木刻原板拓片。

 

責任編輯包養故事:姚遠